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3的文章
https://hcparent2012.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html ⋯人生每一個決定都是成長、都是教育的機會,也是人類文明演化的契機。 <緣起> 有個朋友的小孩去一所小學當老師,請他吃飯時就談到學校會體罰小孩子,赫然發現長相斯文的新鮮人師居然也會打人家的小孩。苦口婆心地勸,不但教育部規定不能打,而且打一點用也沒有。 可惜勸了半天還是沒有用,年輕的老師依然認為「有的小孩子就是欠打、不打不行」,而且整個學校都是這樣打小孩子的,他不打才奇怪。 <群體的力量真有力> 後來新鮮人師因為任教學校的學生人數減少,造成老師員額超額,被教育局調到一所新設、以教改聞名,教育環境非常陽光的小學任教。 這所非常陽光的國小,老師都不打小孩。他到新學校服務沒多久,我又找機會請他吃飯,這下他很高興的告訴我,新學校的老師都不打小孩,所以他也不打小孩子了。 他說,很快就發現小孩子要用說的,多說幾次就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做、有些事要按規定來做。他也發現,以前小孩子只知道老師要處罰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事,只要看到棍子,小孩子的腦袋馬上一片空白,打再多次也沒用。 我小時很皮,常被老師打,以前看到棍子的反應只是:慘了。滿腦子想的都是以後應該怎樣才不會被抓到、等一下要怎麼運功才不會痛,至於老師在嘮叨什麼,不但完全沒聽到、有聽沒有懂,更不是腦袋在棍子威嚇當下的當務之急。 有人認為「不打沒辦法教小孩」,剛好是「體罰無用」的明證。這位先生有可能從小在打罵教育下成長,他可能知道「什麼事不能做」,因為「做了會被打」,但是他並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做。 每一件我們不能做的事,背後都有很深刻的道理,有的應該反抗、有的應該尊崇,從小就學會思考、反省非常重要。 人生每一個決定都是成長、都是教育的機會,也是人類文明演化的契機。人類成長、文明演進的故事,怎麼看都是一個美好、有趣的故事,實在不應該讓棍子、威嚇扮演任何角色。 2014 雜記
  「先生」是一種尊稱,老師是我們心中「世界最幸福的工作」 先生是一種尊稱 學界常會以學者的「職位」稱呼當事人,有時說「教授」,有時稱「老師」,有時也會稱「博士」,即使當事人是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對於學術地位比較高的前輩,很多朋友也常以「先生」做為區隔。 怎麼稱呼,有時很困擾我們的助理,所以我常建議助理就直接稱對方老師最不容易出錯。其實我們開會時,需要指示「某人」時,就常以「林兄」、「林老師」來相互稱呼,對不熟悉邀請對方的助理而言,「老師」可能是最不容易弄錯的稱呼法。當然,老師也不一定是真正在學校教書的朋友,讓人受益良多的朋友也是我們的「老師」。總之,稱「老師」最容易讓對方「感到受尊重」,應該比較沒有爭議。 其實,不只學界,平常在文書上怎能稱呼對方,也是一門學問,有的人不喜歡被稱為「小姐」,也有人不喜歡被稱為「女士」,有的人喜歡自稱「老先生」、「老太太」,但是你有樣學樣時,他們可能又回過頭來虧你「欺老」。當然,也有的人名字比較「中性」,「先生」也常會被稱為「小姐」,或者「小姐」被稱為「先生」。我都建議助理在弄清楚前都以中性的「君」稱呼對方。 不過,學界還是什麼人都有,有的人就是以為自己是很有份量的人,喜歡有「獨特」的稱謂,那個獨特的稱謂,多少也反應當事人的品味,還多少「自以為」那個「稱呼」是受到普世「尊重」的。 報紙報導有時比較誇張,我覺得當事人可能目標不是「稱謂」的問題,但是個人還是深覺我們使用的文字常會刻意區分「男女」、「職務」,「中性化」、「模糊化」的稱謂,實在是有實務上的需要。 還有,最奇特的是,被稱為「老師」會備感「尊榮」這件事,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非常獨特的一種「特殊情結」。一個人稱你為老師,有可能是他真的受到你的教誨,非常尊重你,也有可能只是說說,讓你感到「很開心」而已,對你實在沒有什麼「尊重」可言。 說個小故事 一個朋友三十年前去新竹的「大菜市」買菜,給小販一張「五百元大鈔」,小販當成「一百元小鈔」找錢時,朋友跟小販怎麼說都說不清楚,最後「笨笨的」祭出「我是老師,不會說謊」這招,結果居然引爆小販的「老師情結」,先是說老師只會欺負他們沒讀過多少書的小販,當了老師還和他們這些辛苦人斤斤計較,然後開始數說曾經欺負他的老師,曾經欺負他小孩的老師,完全忘了學校還有很多「認真幫忙過他和他的小孩」的好老師,吵架的時候,只看到教育界「不能見光」的一面。 由於爭點已經失焦,
人類也是食物鏈的一層,既是獵食者也是別的物種的食物,在金錢遊戲裏也是如此,再有「錢」也不能自外,追著錢跑也被錢追著跑,只是多數人都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忙著往上爬,忙著把別人踩在腳下,只要自己不是最底層那一個就好。難怪有人說,有的人窮得只剩下錢。 還好,有志氣的人還是很多,即使聲音常常被淹沒,還是中流砥柱的存在。 我寫過一個短篇科幻,描述人類是上一代地球主宰製造的機器,幫懶惰的主人類服務,主人類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動,最後進化成植物,(或被機器進化成植物、被迫逃離地球),留下不知長進、越來越貪婪的機器四處為虐,這些機器都是井底之蛙。山中無老虎的井底之蛙,越來越目中無人,也越來越懶,也學會發明機器來偷懶,最後也化身另一種植物,懶個徹底。 只是會把「別人是失敗的食物、自己是成功的掠食者」這件事當成是一件可以自豪、還可以拿來教育potential食物,還是讓人難以置信。可悲的是被教育的食物,可能不知道在掠食者眼中自己是食物,(畢竟有食物才會有掠食者,沒有食物掠食者全死光光),幻想有一天自己會和英雄一樣當掠食者。 人類如果可以繼續進化,金錢一定會消失,就像 star trek, next generation 裡 captain Picard 說的,24世紀沒有金錢,人類努力的目的 we work to better ourselves and the rest of humanity.  劇情裡,你需要什麼,只要喊一聲「 computer, a cup of coffee.」食物就列印出來,需要多少列印多少。人類如果無法進化到那個世界,人類成長故事的劇情難免會被寫成悲劇。 🎵成敗論英雄的負面產業文化,而且別人成功的經驗多半不適合你 某人: 「為了找尋食物而跑,或為了避免成為獵物而跑。」很多時候你無法分辨,但無論哪種方式,都要跑起來。
圖片
  【里程碑】全國第一個行人優先協會誕生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https://mypaper.pchome.com.tw/157263j/post/1246561924 平日不管去上班、上學、上街購物或到郵局,無論您以機車、汽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每一次旅程的最後一段路總是要靠走路來完成。然而,您的生活中是否經常遇到下列情況:路上沒有人行道,走在馬路上得小心閃躲汽機車;商店雖設有騎樓,卻因被佔用只好走到馬路上;騎樓高低不平,一不注意可能摔個四腳朝天;擔心路上交通不安全,不敢讓孩子自行走路上下學……這些現象在生活中是如此常見,生活其中的您(我、他)不知不覺地習以為常,甚至以為不安全、不便利的生活環境是都市發展的副產品,人們必須忍氣吞聲、默 默承受!與其逆來順受,何不積極尋求改變!改善惡劣的行人環境需要你我的積極行動! ◎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成立了 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成立於2004年11月成立,是全國第一個維護行人權益的公益團體。本協會的主要使命是改善現有的走路環境,敦促市政府建構更多安全且舒適的行走空間,並透過各種教育及宣導,推廣走路活動,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走路,以維護個人健康並達到休閒的目的。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將與各民間團體、政府官員及建築師密切合作,以協助重新設計新竹市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確保未來行人環境的安全與舒適。未來我們也將舉辦學童安全走路上學的活動,推廣走路及騎單車上學的觀念,以增進學童的體能及個人的獨立性。本會也將舉辦與行人有關的公共論壇、出版會訊及其他宣傳資料,定期舉辦城市近郊的步行活動,並與其他公益團體合作,突顯行人在維護街道與社區安全及活絡街道商業活動的關鍵角色。 ◎行人優先協會有那些具體目標? 敦促新竹市政府建構更多安全、舒適的走路環境  鼓勵民眾藉由走路從事日常活動以獲得健康  教導民眾安全走路的知識 ◎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的主要發起人 張新立 交大運輸及管理系教授  高文芳 交大物理研究所教授  陳昌居 交大資訊系副教授  解鴻年 中華大學總務長  范文芳 新竹師範學院教授  李妍慧 新竹市議員  張祖琰 新竹市議員  林志成 林志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鄭集鴻 安慎診所負責人  陳萬成 華邦電子廠長  黃鈞銘 園區生活雜誌社社長  顏錫沂 青草湖社區大學講師  李清榕 春天畫廊負責人  李天正 新竹旅行社總經
  訪問【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               題目: 1.       請問您這個協會是哪些人成立的;為什麼想要成立「行人優先協會」;這個協會在做什麼事情? 這個協會是新竹市很多爸爸媽媽們希望小朋友們和其他的行人, 希望有更好的走路環境,才成立這個協會 。裡面有很多大人覺得我們不像很多歐洲國家的走路環境或騎腳踏車的環境都比較好,很多在園區上班的人包括我們總幹事他們都是騎腳踏車上班,但是騎腳踏車在新竹市裡很不安全, 我們希望新竹市變成是一個對行人非常友善的環境,最主要當然包括讓小朋友走路安全 ,我們希望新竹市是台灣第一個對行人走路來說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包括其他一些希望能夠走路、騎腳踏車上下班的大人、小朋友我們一起成立這個行人優先協會。 2.       請問您為什麼要加入這個協會? 這個協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人跟都市能夠很好的相處在一起 ,對每一個新竹市民都很好,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都希望加入,也希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學校老師聽到也都能踴躍加入我們這個協會,把我們新竹市行人得行走環境做的更好。 3.       在你平常走路、騎車或開車的時候,有哪些交通情形會讓你覺得開心、哪些讓你很生氣的事情? 好像沒有什麼可以開心的事情 。有時候看到一些爸爸媽媽帶小朋友走路很溫馨的樣子會讓人家很開心,因為自己也會這樣做。大 部分看到都是很不開心的,比方在新竹市幾乎所有的車都是不遵守交通號誌的 ,紅燈不應該右轉你在那裡規規矩矩的等,後面的車就會不耐煩的叭你;看到行人的時候很多車都沒有讓行人走,如果我這樣做,後面的車也會等的不耐煩會叭你,你就會很不開心,所以在新竹是開車會緊張也會不開心,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不愉快的。 如果你走在斑馬線,要過去的車子沒有禮讓,沒有停下來等你走完他再過去,這樣讓人很不開心 ,有一些老先生老太太或小朋友要過去,他一定要站在路邊等都沒有車子了才敢過去,這讓人很不開心。 4.       你最常看到哪些車子或行人的違規情形? 車輛違規最多的就是違規停車 ,路邊有黃線紅線車輛容易違規停車,這種情形下包括我也會違規,但我是盡量不要去違規。其他比較次要但也是蠻重大的就是有人 闖紅燈 ,闖紅燈比較危險。【笑話】諷刺我們開車的人不守規矩,看到綠燈他覺得要小心一點,看到紅燈要搶過去,這樣很奇怪。 行人大部分就是跨越馬路而不走附近的人行道,尤其在比較
  換季皮膚騷癢難耐 翻轉異膚治療觀念 主動出擊最安全
  上課不時提到,我們都活在地球表面有限的空間,一方面好奇生命的起源和意義,一方面好奇宇宙洪荒是否還有其他生命。 地球是一顆相當活躍的行星,有著薄薄的大氣層、薄薄的硬地殼,本來就有颶風、地震和板塊移動,加上四百年來人類以「智慧」,引發地球環境、氣候的巨大變遷,製作龐大、地球無法及時消化的「垃圾」,讓地球的環境更加嚴峻。 人類想離開地球,探訪太空,不是巴斯光年喊一聲「航向宇宙、浩瀚無垠」,就能夢想成真。我們想脫離地球重力場的束縛,可謂工程浩大、難如「登天」! 靠牛頓第三運動定律飛行的火箭,比汽車的移動效率還差好幾倍,不但事倍功半,還是非常危險的冒險行徑。兩艘太空梭爆炸,多次失敗的任務,雖然澆不熄人類犯險、好奇的決心,但是能夠在地球高空軌道圓夢的人類,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談造訪鄰近的行星。 巴斯光年名字的由來,是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Buzz Aldrin。 Buzz 是小名,來自他的姐姐把brother唸成buzzer,返航時第一個回到登月艙的人,笑稱自己是第一個從月球返家的太空人,很多卡通拿阿姆斯壯和巴斯誰先登月開玩笑。 第一代的太空人巴斯,想買保險為家人準備,萬一自己回不來時能有一點生活的保障。保險公司以賠率過高、風險太大拒絕。巴斯只能買一堆明信片、簽名,留給家人保存,指望悲劇英雄的簽名,還能為家人換一點生活的保障。 阿波羅登月計劃時,太空船上的電腦,計算能力和市售簡易電子計算機不相上下,地面指揮中心所有電腦的計算能力,還現在低階筆電相差不多,可以想像當時的太空任務,只能說冒險犯難,風險極高。 當時還有一則冷笑話。火箭順利升空後,地面指揮中心向太空人信心喊話:恭喜順利升空。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帶你們回家,但是船上備有兩年的飲食,兩年內我們一定會找到方法,帶你們回家。 沒錯,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的母親,多數人還是需要母親的呵護和溫暖的懷抱。既然,可以預期的短時間內,多數的我們還是離不開地球🌍,我們就必須面對自然環境的改變,學習如何和環境共存。 這堂課,有時告訴大家我們面臨極大的挑戰、可能極度危險的氣候變遷⋯⋯,其實只是要提醒大家,只有認真思考🤔、勇敢面對,才有突圍的可能。這堂課也透過探索宇宙、回顧地球,透過尋訪外星文明的思考🤔,反思人類因應的對策,也是認為只要我們認真、面對,一定能夠找到方法,找到和地球共存共榮的出路。 有人說:宇宙這麼大,如果只有地球有生
我透過認識的附中物理老師找我們的老師,但是年代久遠,很多老師都失聯,周小冰老師好像是吳炳飛(以前周老師特別關照過炳飛,他受訪時還特別感謝周老師的鼓勵)還是誰連絡上,不記得是什麼原因,周老師婉拒我們聚餐的邀約,當時我還很擔心他是不是身體不好,讓我擔心了一陣子。 我記得我們高一高二每次國文考試平均都接近90,我受影響還背了一堆唐宋詩詞、古典文學,周老師可以說是楊老師以外,影響我最大的老師,不過大概是我們上課太吵,高三開學突然得知他不肯再教我們,聽說有幾個同學去求他也沒用(我不記得有沒有去道歉),換了一位鄉音阿公,根本聽不懂在說什麼,害我們成績直直落。 我大學時還常回去看老師,不過好像只有一次有看到周老師,倒是每次都被江克成、楊老師訓話。 我們物理應該都是陳老師吧?我沒有其他人來代課的印象,說不定有實習老師,不過我一點印象也沒有。 我只記得陳老師說非彈性碰撞能量不守恆,我跟他爭半天,堅持能量形式只是轉換,不可能不守恆。還有唸到造鏡者公式,公式推導沒多久居然做起近似,那時我把物理當成數學念,認為物理也是完美、不能做近似,氣得拒絕唸光學。不過我聯考時很狗運,幾題光學我根本不會算,都是靠答案的因次找到正確答案,反而因為沒有花時間計算,省了不少時間。 雖然我高三物理幾乎很少解題,連課本也沒買,好在大多物理題目都有出現在數學參考書裏,不過當時很崇拜愛因斯坦,愛屋及烏,一直覺得陳老師很親切,也喜歡他講沒飯吃靠女朋友資助的小故事,覺得怎麼像在編故事,因為和愛因斯坦幾乎一模一樣。物理課聽老師談天說地,一直很享受,不過真的沒有印象有人來代課。 倒是印象深刻,甘老師度蜜月來了一個奇怪的老師,老是教我們奇怪、沒用的三角函數口訣,每次看到他就想起布袋戲的老和尚,口訣一大堆,要用的時候什麼都想不起來。印象深刻也是甘老師回來上課時,同學在黑板畫了一堆老師蜜月風花雪月的圖片,甘老師一邊笑、一邊把黑板擦乾淨,感覺當年的數學課像人間樂土。
  Let t_pl be the Planck time. It is well-known that cosmology i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coupling constants: quantum mechanics (h), gravity (G), and lightspeed (c). We assume that t_pl = h^αG^βc^γ. Since [px ]=[ h], the dimension of h is [m_vx] = [mx^2t], where m, v, x, and t represent mass, velocity, distance, and time, respectively. Using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we obtain that G = F_r^2 / m^2. Therefore, the dimension of G is [max^2m^2] = [mx^3m^2t^2] = [x^3mt^2], given that the dimension of acceleration is [a] = [xt^2]. The dimension of c is [x t]. By the above, we get: [t] = [(mx^2t)^α(x^3mt^2)^β(x t)^γ] = [m^α-βx^(2α+3β+γ)t^(-α-2β-γ)]. We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ystem of equations to determine the values of α, β, and γ: {α - β = 0 2α + 3β + γ = 0 -α - 2β - γ = 1} Using Gaussian elimination, we find that α = 1/2, β = 1/2, and γ = -5/2. Therefore, t_pl = h^(1/2) G^(1/2) c^(-5/2) = (hG/c^5)^(1/2). The first step in this dimensional analysis problem is to w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