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ler%27s_formula

自從國二知道考試前,數學也需要、可以做練習題,整天把解題當成唯一的娛樂開始,國中和高中的數學老師,都是規規矩矩教學的老師。

所謂規規矩矩,意思是他們都不會叫我們奇怪的口訣。因為計算速度快,也不習慣依賴公式,需要的公式多數可以快速重置,因此養成不記公式的習慣。

印象深刻,高二時,數學老師結婚、請假,度蜜月期間來了一位奇怪的代課老師。那個代課老師好像喜歡把公式弄成順口溜,讓我下巴掉下來。

當然,老師度完蜜月回來,幾位擅於繪圖的同學在黑板圖文並茂、調侃老師甜蜜蜜的蜜月之旅,老師一進教室笑得非常開心、隨手擦掉版畫的樣子,至今還是印象深刻。

順口溜雖然有趣,容易記得,但是其實沒有什麼用。當時布袋戲有個怪人「老和尚」,會無數的功夫,要用時常常不記得功夫的招式名稱(布袋戲奇怪的邏輯,知道名稱就會出招),常常被追著打,總在緊要關頭想起來,出招、退敵。而且隨著劇情發展,敵人功力越來越高深,老和尚的功夫也隨著升級。

重點是,第一次聽到數學的口訣順口溜,就覺得這和老和尚的功夫差不多。印象深刻的是,三倍角公式,口訣是

台語 co 3 = 4 co 3 - 3 co

不過我老是弄不清楚 co 3 的 3 是次方還是 3倍。雖然看到公式時會知道這叫三倍角公式,前面的 co 3 應該是指 3倍角。不過個人因為從來不相信別人的公式,除了有奇門妙法判斷公式是否離譜,多半會自行推導、確認,免得算半天敗在第一個錯誤的公式。

Euler formula 倒是少數幾個記得的公式,除了有幾何的對應,腦中的圖像清楚,exp [i x] 的泰勒展開也非常有趣,當學生、教書時,都喜歡把推導、驗證當成娛樂,因此這個公式好像根本不用記。有了這個公式,幾倍角公式都唾手可得。

老和尚的口訣,唯一的好處就是算完可以利用口訣確認推導結果「應該」沒有算錯。

因為感謝高中學時期數學老師的規矩,開始教書也常提醒同學不要依賴、記憶公式,很多重要的物理都藏在推導過程,不要隨意丟掉「人家說」不重要的項次,你丟掉的可能才是真正的「寶貝」。


最近發現一個嘴部運動可以有效緩解頸肌肉的痠痛,當然也許只適合少數人,不一定可以通用。

前一陣子因為施打疫苗,不確定是副作用,還是疫苗接種影響睡姿造成落枕,手臂肌肉、肩頸肌肉不算輕微的痠痛好幾個月都沒有減緩,以前也曾痠痛好幾個月後來不藥自癒,只是這次手放在方向盤的時候特別痠痛,無法長途開車、非常困擾。

有一天突然察覺吃飯時痠痛有緩解的現象,就試著張嘴做上下開合、模擬吃空氣(像Peter pan吃想像的食物)的動作,意外發現對肩頸痠痛真的有用。手臂痠痛應該是源自肩頸痠痛引起的吧,肩頸痠痛舒緩後,手臂痠痛也自己好了。

因為上下顎開合容易咬到舌頭,後來就張嘴做左右移位的動作,發覺更有效,而且比擦藥、按摩有效多了。我猜是上下顎左右錯位運動,會牽動大部分肩頸肌肉,效果形同按摩,速度、力道可以自己有效掌握,效果才會比較好。

雖然這不是科學的解方,但是我們年紀不小了,容易因為打字、看螢幕、睡姿引起落頸或肩頸痠痛,說不定你也用得上,想想還是告訴你,有狀況可以試試看有沒有效。

哦,老闆說嘴吧開開左右移動的樣子很恐怖 、很猙獰,照鏡子果然很嚇人,最好遮著嘴巴或躲在口罩裡做。是說,戴著口罩還是可以看出臉部動作很大、很奇特。其實嘴巴不用打開也可以做,只要小心一點不要讓牙齒互相摩擦即可,但是臉部表情還是很奇怪。

其實上顎是不會動,真正運動的是下顎,這樣會有效牽動肩頸肌肉,剛開始慢慢做,想到就做幾下。當然,不要被人家看到🎵

幼教其實也是高教,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以前有同事勸說另一個同事的小孩不要立志去教小學、來大學教書。說:小學老師都是大學老師教出來的。

還在念小學的同學小孩,立刻回應:大學老師都是小學老師教出來的🤔

大家都是同船一命,任何一個環節出狀況,都會一起翻船。大家一起加油⛽️

 Galaxy Quest 裡頭有一位看起來像丑角的串場人物 guy. 

這個角色其實非常重要,裝傻、怕死,講一些糊裡糊塗的話,讓其他主角有機會說明劇情,幫助觀眾入戲,他的角色有點像一些需要某個角色「加入旁白」的編排。

我們的朋友有的也像 guy ,他們像甘草人物,大智若愚的豐富朋友的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仔細認識、觀察周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朋友,就像看戲一樣,真的可以豐富自己的生命。

 https://www.theunion.org.tw/2019/06/【大學快報199期】誰說台灣大學學費太便宜全球第14 

https://www.theunion.org.tw/2019/06/【大學快報199期】誰說台灣大學學費太便宜?全球/

印象中,國小免費、國中300、高中1000、1977年台大物理系一學期3000。不過手頭並沒有當時的單據,教育部大學校院學雜費徵收標準https://stats.moe.gov.tw/files/others/tuition/u/u.htm)似乎沒有 90 年以前資料,Google 1977 年 大學學費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1977+%E5%B9%B4+%E5%A4%A7%E5%AD%B8%E5%AD%B8%E8%B2%BB&ie=UTF-8&oe=UTF-8&hl=zh-hant-tw&client=safari)也找不到相關資料。

不過高希均當年提到 http://nhuir.nhu.edu.tw/retrieve/9859/942745H343001URD.pdf 1975年公立大學學雜費4000,沒說明是什麼學院,但是和印象中的 3000 相去不遠。

其實3000對當時很多家庭都是極大的負擔,而且當時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小孩,加總之後的學費實在驚人的難以負荷,阿扁當總統時就曾痛斥推升高學費的立論是對教育目的的誤解。

私立大學學費解控是期望變成美式哈佛模式,但是前提是,維持公立大學低學費供低收入民眾子弟就讀、私大成為明星學校供不相信公立大學教育品質的富二代就讀。然而,台灣目前文憑主義盛況,想把台大打成平民、非明星學校的計畫,恐怕與虎謀皮。

學費沒有配套的亂漲,沒有白吃的午餐,最後可能變成沒有窮人有午餐吃。

「1.公立大學學雜費由 54 學 年 1850 元增加到 64 學年之 4000 元,約增一倍半;學費本身由 420 元增至 1300 元。2.私立大學學雜費在同一期間由 3960 元增至 11100 元,約增 1.8 倍;學費 本身由 2540 元增至 6950 元。3.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兩者相比時,最高時公立約為 私立之五分之三(57、58 年);最低時,亦即最近之 63、64 二年,約為 1/3 強。 低學雜費政策的推行,需要政府大量的資助,政府近 11 年來每人高等教育經費 之支出歷年上升,自 55 年之 8418 元升至 63 年之 19807 元,增加了 1.35 倍。不 論中央、省市或地方政府都早已感覺到教育支出之沉重負擔,這是低學費政策所 產生的必然結果。目前開源困難--教育經費無法大量增加;節流亦無法著手-- 學生與教職員數無法減少,再加上學費之極少大幅調整,造成了因教育部門經費 不足所一定發生的問題:圖書不足、儀器欠缺、運動育樂設備不夠、校舍陳舊等。 因此每人所得每年增加率相比,學雜費是逐年下降,而非上升。2」(1976-07-05/ 聯合報/02 版/;高希鈞,1977:130-133)

 1989 來電物系教書,因為晚了一學期來,成為交大第一個沒有獲配宿舍的老師。

等了五年,終於配到宿舍,但是原配住的老師因為家裡有事,要求晚一年騰空。除了等了六年才配到宿舍,為了讓新老師剛來就有宿舍暫住,和一群朋友在學校發動改革。之前獲配宿舍的老師,自己和眷屬都可以住到蒙主寵召,新制上路後,老師就只能借住15年。

新制度是自己大聲疾呼的產物,雖然學校出現兩種不同「階級、待遇」的老師,但是心中沒有任何罣礙。

新舊制度的轉變,是時代的轉變,受舊制福利的老師,也是當時的老師員額不多、宿舍並無短缺的疑慮,加上多數願意放棄業界高薪的老師,多少有點怪怪的骨氣,不願意或厭惡買房子的舊習,既然有宿舍,自然錯過許多買房子的機會,說不上是「福利」還是「損失」。

同理,新制度看似不公平,對學校長遠而言卻是有利的發展,回饋到較好的教學環境,多數人都會受其利。而且很多新老師會考慮買房,至少不少人在新竹房價還算低時變成有殼蝸牛,也很難說是損失。

其實電物系給我 offer 時是前一年的11月前後,系上急需老師教課,有老師問我可不可以明年下學期開學前來報到。當時我已經接受輔大數學系的聘書、寄生中研院,回說個人對輔大的承諾,無法毀約提前報到。

也因為晚到,分配的研究室只剩地下一樓的選擇。因為搭在山坡地,科學一館地下一樓是向陽一面在地下但是有一扇窗可以受陽光普照、背陽一面雖然在地上,但是幾乎收不到陽光的洗禮。我是第一個地下室濕氣重、通風不好,南風來時濕氣更嚴重,地上常常看起來像淹水。

剛來時除了睡覺,整天都待在學校和學生鬼混,被濕氣重弄得第一年身體被搞得很糟。第二年得知一樓有一間研究室空著,那位我不認識的老師是講師,在我來交大前,就已經得到學校金援到美國讀書,短時間不會使用研究室。

詢問系主任是否可以暫時借用,獲得許可後,除了系上協調,個人基於禮貌,也請認識他的同事詢問研究室主人,是否同意在他回來前借用。獲得應允之後,就開開心心的搬進去「暫住」。

因為是「暫住」,不是「佔住」,所以將自己B1的研究室整理整理,讓自己的研究生使用。隔了一陣子,居然有人說我一個人佔用兩間研究室。

當時實在無厘頭,不知道怎麼會有人認為,只要「借用」就可以「佔用」不還。那位講師還留有一小部分物品,他回國後當然就要歸還研究室,個人只能搬回B1。因此B1自然無法歸還系上,而且當時B1背陽面還有不少空研究室,並沒有其他老師需要。學校如果有需要,自然也可以暫時借用、分配,但是那位講師回來時,我必須搬回B1,借用我研究室的也需要再搬遷一次,想當然沒有新人會跟我搶借。

整個借用過程都是透過系上和那位講師協調,雖然當時的風氣可能真的多數人會霸佔不還,還是很難理解學校的人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認知。如果系上要將「暫用」的研究室正式分配給我,自然可以收回而且相信我佔用兩間研究室的,怎麼解釋都不相信。

飽受謠言困擾,赫然發現讀書人的理智,真的沒有比較讓人信服。


人類比「禽獸」還不如
兩腳走路的是禽、四腳走路的是獸,他們絕對比兩腳走路的「人類」更高尚。
很多人都疾呼,人類像病毒,自己不事生產,在地球買空賣空,肆無忌憚的剝削、破壞地球生態。而且越有錢的通常破壞力越大,製造更多二氧化碳、能趨疲,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大病毒。
除非大富豪像以前一位富豪朋友,每天穿拖鞋、破汗衫、短褲,沒事在北門大街遊蕩,不認識的還以為他是街友。這位貧民大富豪,一天製造的污染比多數人還少,雖然樂於助人、出手闊綽,自己的生活卻是非常清儉、平淡無奇。
禽獸雖然也不事生產,但是要很辛苦才能捕食、填飽肚子,吃多少、抓多少,不會左手把食物存在銀行生利息,右手向銀行超貸,拿窮人的食物謀取更大的財富。
植物更友善,雖然也不能說他們有生產,他們只是吸取地球的營養、太陽的溫暖,還是很努力的餵養一大群禽獸,再輾轉被無情無義的人類收割。
兩腳走路的是禽、四腳走路的是獸,他們絕對比兩腳走路的「人類」更高尚。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懇請有私心的人類,高抬貴手、不要再用輕蔑的語氣霸凌禽獸,他們才是人類真正的衣食父母。

個人簡歷 Curriculum Vitae

高文芳,  W.F. Kao

FAX:  03-5720728

E-MAILhomegore09@gmail.com


專長:科普教育、宇宙學、高能場論

NASA成立那年出生、航海家1號發射那年上大學、發現SN1987a那年拿到博士學位


經歷:

1996/02-2024/01,  陽明交大物理所教授

2012/08-2014/07,  交大物理所所長

2004/03-2004/08,  校規會執行長

1996/08-1998/08,  交大物理所所長

1993/08-1994/07,  M.I.T. 數學系訪問學者

1992/08-1996/02,  交大電物系教授

1991/06-1991/08,  台大物理系訪問學者

1989/08-1992/08,  交大電物系副教授 

1988/08-1989/08,  輔大數學系副教授

1988/01-1988/06,  M.I.T. 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1987/09-1988/01,  L.S.U. 物理與天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學歷:

May, 1987,  Ph.D. in Physics, Brandeis University

June, 1983,  MS in Physics, Taiwan University

June, 1981,  BS in Physics, Taiwan University


論文選集:詳見:https://gore-physics.blogspot.com/2021/06/publications.html?m=1


校內服務:歷任物理所所長、物理所各級委員會召集人、院務會議代表、院教評會代表、校務會議代表、校規會委員、校規會執行長、經費稽核委員會委員、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職工申訴評議委員會主席、學務會議代表、教務會議代表、員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員生消費合作社監事主席、教聯會教聯通訊主編 ⋯等


校外服務:歷任交大華廈管理委員會主委、新竹市建功高中家長會會長、新竹市家長聯合會理事長、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創會常務理事⋯等。

編輯頁

新竹縣五峰鄉的白蘭山莊,海拔高度 1102 公尺。

蛟龍瀑布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的東南方,瀑底海拔高度約1102公尺。

野岳溫泉南洲館(Nanshukan) 日式旅館 - Japanican 是位於海拔 1102 公尺、栗野岳半山腰的獨棟建築。

馬達瓦尼日爾南部的城市,海拔高度1102 英尺、335米。

開竅到底是什麼

高二時,在家裏待不住,每個週日都騙爸媽,要跟國中的導師去爬山,禮拜天都到台北車站跟著不同的登山隊伍去爬山。

以前的登山隊伍,有的會先在報紙登小廣告,有的固定在車站招兵買馬。個人通常是一早就在車站四處觀望,看那座山比較有趣、沒爬過,就跟著人家一起走。

有些看起來年紀差不多的,多半是高職學生,說學校登山隊不是每週都有活動,只好跟我一樣到處跟團。那一年認識很多來路不同的朋友、爬過很多台北近郊的山。

國中導師是數學老師,是個人數學的啟蒙老師。個人在小三被九九乘法表時被老師誇獎,突然聽懂老師的華語,老師也開始不再每天打我。這之前,個人是百分百的過動兒,嘴巴不動很難過,上課時雖然聽不太懂,還是一直跟座位旁的同學講話,老師怎麼打都沒用,把我叫到後面罰站也沒用。

算數突然開竅後,莫名其妙的考試成績都相當出色,好像上輩子都讀過,隨便考都還不錯,六年級下學期還意外考第二名。五六年級班級重組、導師重換,比較特殊的是,班上有導師的寶貝兒子、兩個醫生的兒子做同學。

當時很多同學晚上會到老師家補習,下課前最後一堂課也在教室補習,奇特的是,導師會要求沒交補習費的同學,坐到後面讓補習的同學坐在前面上課。當時家境不好,為了讓位、枯坐非常懊惱,好不容易凹到爸爸一個月課後補習費,拿到一小本何武明算數,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課。一個月後交不出補習費,不但需要坐到後面等下課,老師還把何武明收回去。

雖然如此,個人的算數成績還是一直很不錯,直到國二第一次期中考前,我的數學經常莫名其妙考接近滿分,還常國一的國文導師叫到黑板教同學期中考題目如何解題。

會說莫名其妙的原因,是個人考前都沒有準備數學考試,以前的想法就是考完才知道會考什麼、考完才知道要準備什麼,現在想起來國二前的數學成績真的如有天助,就像國中三年,第一次期中考的英文個人都考一百分,完全沒有例外,個人也是完全無法理解的神奇。

國二第一次數學考試慘遭滑鐵盧,導師找我問話,個人才知道數學考試前要做練習題,不是被動的等著看考題才知道讀書的方向。導師常說他以前最喜歡到處找沒有解答的數學題目做,從此個人知道數學題目可以每天做、隨時做,就開始學老師四處找題目做,而且做上癮,其他科目都放著不管,整天只知道在數學題目找樂子。

那陣子做的非常快樂,數學考試也自然「很有把握的考滿分」,除了不小心的意外。而且解題神速也慢慢打開名氣,常常有人帶題目來挑戰,說是某校的高手幾分鐘解出來,要看我幾分鐘。姓林的叫林高手,姓劉的叫劉高手,個人自然是高高手,自然無往不利、忝居高手之巔、武林之最。

國二導師姓徐,身材魁梧壯碩,同學都叫他西瓜,他也樂於自居。老師自己帶學校的樂隊,加上橄欖球校隊都編在我們班,因此班上在全校升學班裡是很特別的班,早上升旗時一半以上的同學不是在前面奏樂,就是在洗澡準備上課。

老師喜歡爬山,國二一整年就經常在週日帶著班上同學去爬山,一大群小蘿蔔頭週日就在台北近郊的山野狂飆。因此阿爸聽說國中導師要帶我去爬山,從來沒有懷疑,讓我一整個高二的週日都在山野倉狂。

話說回來,小五班上成績好的幾位是導師兒子、醫生兒子A,醫生兒子B和個人都不算頂尖,只算前茅。每次月考成績公布,導師就會讓第一名當班長、第二名當副班長,個人莫名其妙第二名就當了一個多月的副班長。

印象深刻的是,之前的副班長是醫生兒子A,被我擠下寶座變成清潔股長,負責督導廁所。聰明的A要求我幫他督導廁所清潔,忘了是有什麼好處,結果負責清掃的同學一直玩,為了使命必達,負責督導的只好自己掃廁所。結果就是這個副班長變成掃廁所的副班長,常常鞋子弄濕、回家挨罵。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爸爸看到我當副班長,答應買一個書桌給我讀書,雖然兩個弟弟很不高興,整天跟我搶書桌,還是很開心家裡終於有了自己的書桌,記錄那一個多月的榮耀。

雖然個人成績上上下下,但是班上其他同學也差不多。六年級下學期成績結算後,個人學業居然還是班上第三名。以前班上前三名會有獎狀,本來很開心終於有獎狀可以嗅香,結果有一天老師畫蛇添足的解釋,這次排名不只計算學業成績,還要加計美術、音樂等等,結果第三名換成醫生兒子B。

小五開始,老師整天在宣導讀私校的優勢,同學補習就是想考試私立名校,當時老師的排名是再X、大Y、延Z,考上是莫大光榮。不識人間疾苦的自己,就開始每天做白日夢,想像自己穿著再X的衣服走在饒河街有多風光。

做白日夢是真的,上課時間我都沒在聽講,一直回頭看班長、副班長手放在哪裡、腳放在哪裡,是什麼姿勢,當時以為只要姿勢、方位正確,考試成績就會扶搖直上,完全不知道成績是要努力換取。

要不是國二聽導師振聾啟聵的開示,個人恐怕還在做白日夢。

最後還是要說一下,雖然爸爸說考上也沒有錢讓我去讀私校,凹不過,還是讓我去考再X,結果讓我買到寶貴的一課。

雖然多數同學成績都很差,而且個人算數也「意外」考得很差,幾分已經不記得了,考不好的原因是第一次看到考卷旁有一小行讓考生做計算的計算紙,考卷還特別說其他地方都不能塗寫,那一小塊計算紙被我塗滿之後,個人就只能心算、心酸。

寶貴的一課,是同學笑我傻,說考卷背後有一整片空白可以計算,考卷有空白的地方也可以,每個同學都知道,因為平時晚上在老師家補習時,老師都有說明。

另外值得一書的是個人的鐵腿行程。

為了準備考試,憑印象中記憶的住址,跑到新學友書局買那一本何武明算數。

個人一直到高二身高才有一點斬獲、體重在出國前還是怎麼吃都維持40公斤上下。小學時更瘦、更小,搭公車免費。但是以前不知道搭什麼公車可以到新學友書局,只會到站牌看什麼車可以到看起來接近書局的地方,下車就延路走、沿路找。

以前的路很奇特,走到一半突然失蹤,害我走進暗巷亂摸,找了好久才找到接續的路牌。總之,鐵腿半天終於買到,回家的路就比較容易,多數車都有到台北車站,反正免費就亂搭,再從車站坐回饒河街。

畢業到考試還有一段時間,阿爸居然跟我說汐止的姑姑可以教我,要我每天一早就去汐止找阿公報到,下午四五點再回家。

以前好像只有過年,阿爸會騎著鐵馬載著全家五口回汐止過年,汐止和基隆類似,經常下雨,東北季風加小雨,在腳踏車上衣衫單薄、冷風泠冽,回家的記憶總是感覺很不舒服。

印象中阿公不苟言笑、阿嬤也差不多,個人雖然是長孫,但是並不會ㄙㄞㄋㄞ,加上平時就不喜歡待在家裡、不喜歡被大人看管、喜歡一個人四處遊蕩。不過,大概是想考上私校的心意堅強,雖然當時並不是很樂意去阿公家,還是每天都搭免費的火車去汐止。

阿公在汐止開雜貨店,以前回去都要幫忙看店,這次有任務在身,阿公讓我一個人在二樓房間讀書。阿姑好像有跟我說有問題可以問他,但是自己大概不知道怎麼問,只是自顧自、有一搭沒一搭的做練習。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白日夢,說是練習其實也沒有什麼進展。



 剛開始滑滑臉書看一下有什麼事時

有時會看到奇怪的廣告 試著「隱藏廣告」
看不到A廣告後會變成更多更誇張的B廣告
之後學乖了 快速滑過不要再做什麼反應

有時不小心滑過按讚的地方
無意間會留下讓臉書演算程式誤會的印記
之後又會招蜂引蝶
以後也只能快速、小心滑過

這情境真像網路謠言
AI 被有心人用來操弄網民的智慧
有的騙財、有的騙色、有的騙走你的家園

terminator 不只出現在核災後的災難事件
terminator 後頭的 skynet 才是慣老闆、才是元兇
skynet 已經無所不在、無惡不作
skynet 絕對不是你的朋友

skynet 已經征服我們的宇宙
除了沒有網路的國度

難道我們只能指望 the one

根據維基說明,七堵的原住民巴賽族,滿清殖民台灣沿海地區時期,為了防範原住民,在漢人移民居住地外圍高築土牆,土牆高度一為板、五板為堵,而一面牆台語也稱為一堵壁。。五堵是第五座防禦土牆、七堵就是第七個防禦土牆。

汐止往北就是五堵、百福、七堵、八堵,其中百福原來就是六堵的位置。汐止就是水返腳,基隆河漲潮到此為止的意思,雖然四堵的地名出現在坪林,不過按照地理位置的分布,汐止應該也算是五堵之前的防禦工事。

小時候不但在饒河街出生,除了小學四年級短暫搬到靠近101外婆家的通化街,高二時搬到虎林街永吉路口外,一直住在饒河街附近。但是阿公住在汐止,讓我一直以為我們家是汐止人,阿爸出師後才來饒河街開店。

幾年前整理阿公遺物,看到阿公感念母恩、手錄家族歷史,才發現家族祖先一開始就是落腳松山,阿公的阿公才因為「日本殖民」,移居汐止。阿公的阿公在汐止很富有,在交流道、靠河邊有一棟汐止最早、非常壯觀的巴洛克豪宅。

阿公的阿公,因為某種原因,(家族長輩每個人說的因由好像都不太一致,印象中阿母說高祖是被騙走)沒有把家產傳給我的阿祖,而是傳給他的義子,阿祖只分到一間破落的房子。阿公回憶幼時阿祖早逝、家境困頓,查某阿祖含辛茹苦才能養大一家人。

阿公善於經商,也善於交際,早期家境相當不錯。國民黨來台灣開始耕者有其田,家族土地被大幅徵收,有的是蓋學校,有的是被375。聽說阿公良田還壁紙股票,之後家道中落,阿爸的童年也過得很辛苦。

阿爸長我兩輪,我們都屬狗、也都是長子。阿爸因為是長子,小時候需要負擔家計、失學,聽阿母說阿爸後來去讀了兩年小六,之後考上汐止初中,畢業後就去學做木匠。學徒一般要很多年才能出師,阿爸因為很聰明,而且急著要經濟獨立,要求師父讓他一年就出師,師父一看阿爸聰慧就一口答應,阿爸也真的學得一身精湛的手藝,在松山開業,製造、販賣高檔木製傢具。

阿爸的外號是鬍鬚ㄟ,不過我有記憶以來,阿爸都把鬍子刮得乾乾淨淨,很難和鬍鬚的外號相連結。小時候只要家人沒注意,就會跑到外面遊蕩,肚子餓才會回家,而且阿母說我是一會爬就找不到人。

小時候常在饒河街市場的攤位駐足。阿爸應該是很出名,頂街、下街的店家都認識我,很多攤販也都知道我是鬍鬚仔囝,也管我叫鬍鬚仔囝。

有一次賣稀飯的攤販看到我就說「鬍鬚仔囝,要嗎?來來,食一碗」。我沒有說要,他已經在我手上塞一碗,之後他自己去找阿爸請款,害我被罵一頓。

囝 (ㄐㄧㄢ3)台語 讀 Gia-n,

囡(ㄋㄢ)仔囝 gín-á-kiánn

新竹是堵城

來新竹將近35年,上下班時間就是堵。

每次選舉候選人都大開支票,說會解決堵城的惡名。印象中蔡仁堅上任的解決方式,就是協調園區廠商彈性調整上下班、大量交警與義交站路口指揮、設法加大路寬、增加道路線道。後來園區自己開放園區小巴公車自救,林健正擔任總務長期間還補助經費,把紅巴納入交大員工巴士,拉長營運路線,貫穿園區、校園及散布光復路沿線的交大各員工宿舍。

雖然略有改善,但是效果依然有限,除了2008 金融危機,園區很多廠商放員工無薪假,我們社區停車場都變成全天候「停車」場,只有那段車子足不出戶的時間,新竹才短暫脫離堵城的惡夢。前幾年,竹北開始吸引很多竹科員工進住,新竹堵城開始延伸到竹北,上下班時間,高速公路開始變成單向停車場。

新竹會變成堵城的原因很簡單,公共交通路網太差、早期道路設計和人口增加預期失衡。

簡單說就是人太多、車太多、路太窄,這是無解的課題。道路工程能做的已經不多,如果無法大幅改善公共運輸,所有候選人開的都是芭樂票,把政客語言當真的傻瓜市民也只能一個被騙過一個。

剛從美國回來,想起在美國第一部福特最小的新車,要價5000美元,當時只合台票12萬5千元,看到規格更小的車居然要價30萬台票,只能一邊罵、一邊拒絕臣服,每天搭公車去學校上課。

當時新竹公車路網很糟、服務更糟,司機常會空車開到半路就自行轉彎折返。自己就好幾次等了將近一個小時公車,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出現的空車在前方路口迴轉,熬了一年只好投降,忍痛買了第一輛要價30萬的小小車嘉年華。

在美國買車是買方市場、根本不用等,賣場前都有很大的停車場,滿滿的現車讓你挑,看滿意簽約就開走,比較不用擔心買到的和想像的有落差,在台灣買車心情的落差更大。

交大在我出生那年在博愛校區建校。

博愛校區原本是新竹大戶何家的土地,大約2/3以上都是何家的土地。當時政府強徵民地,聽何家子孫說一坪一元被徵收,何家大家長氣得拒絕接受,但是政府直接提存法院後悍然佔用。很多何家的子孫自此拒絕承認新竹有交大,提到交大時都說成清華。

當時清華選校地較慢,被迫徵收現在比較偏僻的校區,沒想到高速公路開通後,原本沒人要的郊區行情看漲。

交大此時也面臨博愛校區老舊、用地無法趕上師生員工的增加速度,因此看上更靠近高速公路的光復校區。

光復校區原本是公墓、亂葬崗,早期根本沒人願意住,聽說國府來台先改成兵營,讓阿兵哥和夜總會為鄰,傳說這是兵鎮夜總會。

那時期的交大徵收校地也是完全沒有規畫,和大門連接的大學路根本只是羊腸小徑,蜿蜒到光復路的路口就是高速公路南下交流道口,加上中間有一個連接園區的小路,因此大學路註定是堵城最堵的路段。

其實,光復校區只要徵收現在大門到光復路的那塊土地,大門口就可以設在光復路上,不用擠在「交通」「不通」的小巷內,也讓「大學路、路難行」成為笑柄、貽笑大方。

聽說當時英明的校長喜歡鄉下景觀、認為大學不應該四通八達,加上當時車輛很少,居然拒絕政府的美意。後來後悔時,那塊連結光復路的地已經被不少開發商買走,加上當時民意已經很難像以前強佔民地時期順暢、靠光復路的經濟部用地,經濟部配合意願也低,造成今日交大困居小巷的窘境。

90年初期,開發商在校門口開發梅竹山莊,個人在校務會議要求學校追究新竹市政府胡亂開放高樓建造,完全沒有考慮這麼多人、這麼多車,原本就堵到不行的「大學路」完全無法負荷。

蔡仁堅剛當選來到學校交換意見,個人提到市府如果無法解決交大的交通問題,建議學校覓地遷校,印象中報紙居然大標題說交大要出走。這個意外發展,讓新竹市政府積極協調光復校區後面的公墓遷移,讓交大勉強應付校地的需求,也促使交大開始四處覓地,當然不是要遷校,倒是變成變相增加遠地校區。

交大最後也配合將大學路圍牆後移,增加大學路的路寬,變相幫私人建商解決部分交通問題,這樣以私害公的發展,怎麼看都很離譜。

交大開發、設計應該是一件公開、透明的大事,但是學校、政府在處理土地徵收、開發、道路設計時,欠缺長遠規劃,不難想像其他業者土地開發的黑幕重重。

公共交通路網設計不良、都市設計異常離譜,加上園區員工價值觀異常,坐擁高房價、高車價而面不改色,要他們放棄私人交通工具、配合政府全面開發公共運輸,越來越困難。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新竹想擺脫堵城之名也只會越來越困難。

當年個人倡議交大覓地遷校,雖然沒有真的遷走,但是現在已經很多人搬到竹北新市鎮,把竹北納入賭城,可見新竹真的堵到不行。


升息半碼未一致通過!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楊金龍十大關鍵問答一次看

 救什麼救?

房價太高才是問題,央行到底是不是炒房、財團的央行?

升息半碼未一致通過!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楊金龍十大關鍵問答一次看

九、房市軟著陸是何意?

房地產軟著陸比較沒有很明確定義,是借用經濟上針對軟著陸、硬著陸的定義。希望房地產是慢慢調整,而且這調整是往下調整比較好。

如果房市硬著陸、一次打趴,後續政府如果要用其他方式再撐起來就會很困難。以中國大陸的房市為例,在去年用三條紅線打擊市場之後,今年又希望靠16條措施救市,但都難見起效。

楊金龍談房市:信用管制不會像貨幣政策一樣很快轉向

 人生海海 只愛三項 日頭、月娘 阿勾有你

日頭溫暖 月娘光光 你是我一生的依靠

日時愛日頭的溫暖 眠時愛月娘的光彩 你是我一生的最愛

ga-lei-a-si

星系的英文是 galaxy, 如果G大寫,Galaxy 就專指我們的銀河系。銀河系英文也稱為 牛奶大道 Milky Way.

我喜歡用音譯 Ga lei si (或 ga-lei-a-si ) 當成台語專用的星系/銀河系 指稱,想區別銀河系,就用「咱 e Ga lei si 」Our Galaxy.

銀河系是一顆螺旋星系 spiral galaxy ,看到蔡安理讀作 kńg-lê-á 星系 相當口語化,ga-lei 原本就有「轉ga 起螺旋lei」的意思。

雖然不清楚稱呼 Galaxy 的古希臘賢拜,是否知道銀河是螺旋星系,但是這中間的巧合還真是神奇。

天文學家研究天體運動,主要原因是想由天體運行的規律,一窺人類社會的行為是否類似。其中,螺旋星系的形成與運動非常有趣。

天文學家徐遐生的重大成就,是證明螺旋臂一旦形成就是穩定的狀態,干擾一下很快就會恢復原狀。

真正有趣的是,有的候鳥恆星運行速度比螺旋臂上的留鳥恆星快,經過螺旋臂時,像受到夜市人潮的影響,會走得緩慢一點,一旦離開夜市就會恢復原本的速度,往下一個夜市加速移動。

夜市的人潮穩定,並不是在夜市裡的人永遠維持現狀,是因為有多少人離開,就有多少人進來,遠看像是一成不變、長時間穩定的現狀,其實這是一種動態的穩定、動態的維持現狀。

每次講到螺旋臂與夜市,都想起以前高速公路的交通阻塞。

很多年前,高速公路收費站很像夜市,靠近收費站就會堵塞,過了收費站車流很快就會快速紓解。

有一次,從新竹往台北的高速公路才上去沒多久,就開始嚴重塞車,開了將近兩個小時,才開到楊梅收費站。令人懊惱的是,到楊梅收費站前不遠處,才發現塞車的原因是,「南下車道發生嚴重車禍」,北上的駕駛莫名其妙受到影響、造成嚴重回堵。

維持現狀的原因很多,有一種原因是因為,莫名其妙的愚蠢。

重要的是在學校學到什麼,不是寫了什麼論文

美國人不重學歷,甚至也不怎麼尊敬學者,只有在台灣,有些有錢人明明看不起讀書人,把讀書人當奴才,嘴巴酸酸還是說得不酸不甜的。

多數家長也知道「書讀太多會越讀越窮(雖然心靈富有)」,卻還是莫名的把「唯有讀書高」當成小孩追求的目標之一,心裡的矛盾讓人訝異。

奇怪的風氣一旦混進校園,在某些功利主義盛行的校園,部分學生外顯的奇特行為、現象更是令人難以想像。這些現象,恐怕比要求學生寫什麼論文還重要。

🍀 1989 剛來交大時,友校的賢拜就跟我們提起一些碩士研究生的笑話,要我們有心理準備,說每年快六月時,有學生會來敲老師的門,說

「老師,我要畢業了喔,(你)論文(幫我)寫好了沒?」🍀

一開始以為這只是賢拜同事自娛娛人的笑話,後來才發現有些同事的學生行事風格,只能說「沒有最誇張,只有更誇張。」

其實多數(自己家族或別人家族)學生還是很優秀、很認真,也有不少資質過人的學生,即使不是指導的學生,只要教過或互相交流過,也不難發現他們未來的成就無可限量。只是,真的有少數學生的論文寫作過程讓人難以想像。

即使是同一個系,知識領域五花八門,有的領域對一般碩士研究生而言,比較不容易自主學習,寫論文就需要老師更多的幫忙,有的甚至很難幫上忙,因此很早就建議教育部鬆綁,參考美國多數碩士學位不需要論文的制度。

🍀
前幾天看到學校的賢拜,在另一位賢拜臉書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5fgoNgwJrPA2R1PwVdVEYJEJfubT7kTdfsa41eYGixibZMLfdgZWXqhap1vV2zunl&id=100002365222520回應:

「個人看法:(一)產學專班和在職進修,甚至一般碩士班的論文,本就與高深學術研究/學位無關,輿論撓撓攘攘像是執著討論偽命題。(二)教育不分流,常會淪於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三)碩士生寫不出上得了檯面的論文或報告,是在大學中學階段已長期缺乏訓練,不是進入碩士班,指點觀摩幾次,突然就能開竅寫好了。(四)以近年高教情況而言,碩士生寫得出上得了檯面的論文,是特例,不是常態,處於教學研究現場的教授心知肚明。」
🍀

突然想起曾聽同事抱怨,有的學生實驗做不出來就算了,還會弄壞非常昂貴的儀器,害他整天提心吊膽。

的確,沒有碩士論文,和沒有學好碩士學位應有的知識無關,要求一般學生做他們做不到的事,最後反而變成不少老師說不出口的痛。

嚴格說,博士訓練對學生學術研究養成比較有關。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博士班學生沒有走學術研究的生涯規劃,博士論文的學術訓練、要求,其實也沒那麼重要,更不用說多數沒什麼參考價值的碩士論文。當然,更不用說產學合作、專班的論文,不該有統一的規範。

其實,教育部早有回應與部分鬆綁(參考下面說明),讓技術類學位(甚至物理也在其列),可以有替代的方式。不過這些條文有些奇怪,要求物理報告有「創新之成果」(什麼是創新?創新通常表示可以發表,已經比學位論文要求更多),也可能造成實際操作困擾,同時因為各校各系有(可以說和不可以說的)不同考量,還是少有學校願意落實。

教育部如果不能強制廢除碩士論文要求,多數學校還是會持續要求學生的論文,鬆綁的美意還是很難落實。

教育部如果怕強制處理有的學校會反對,其實可以更友善一點,請各校把要求寫碩士學位論文當成選項,請學校各系所行文備查,如果(系所怕麻煩)不(願)報備就當成不需要學位論文,或許,多數系所就會自動或被動廢除論文要求,至少,要向教育部報備前,每一個系所都會認真討論,確認自己系所最好的因應方式。

❤️🍀
第 7 條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10

大學修讀碩士學位之學生,依法修業期滿,修滿應修學分,符合畢業 條件並提出論文,經碩士學位考試委員會考試通過者,授予碩士學位。   

藝術類、應用科技類或體育運動類碩士班,其學生碩士論文得以作品 、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各該類科之認定基準,由各 校經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   

碩士班屬專業實務者,其學生碩士論文得以專業實務報告代替;專業 實務之認定基準,由各校經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   
前二項之各該類科,得以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 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之認定範圍、資料形式、內容項目及其他相 關事項之準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

各類學位名稱訂定程序授予要件及代替碩士博士論文認定準則 (2019 年 08 月 28 日 )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63
第 7 條
本法第七條第四項得以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之認定範圍如下:
一、藝術類:於音樂、戲曲、戲劇、劇場藝術、舞蹈、民俗技藝、音像藝術、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設計及其他藝術領域,其作品連同書面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
二、應用科技類:於生命科學、環境、『物理及化學、數學及統計』、資訊通訊、工程及工程業、製造、建築及營建、農業、運輸及其他科技領域,有專利、技術移轉或『創新之成果』;或個案研究獲全國性或國際性技術競賽獎項;或產學合作、技術應用及衍生或改善專案等成果,其成果連同技術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
三、體育運動類:於休閒運動、競技、體育運動領域,本人或其經指定指導之運動員參加重大國內外運動賽會,獲有名次,其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其賽會範圍由主管機關公告。
四、專業實務類:指研究領域或內涵以實務應用為主之類型者。
前項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採計基準及應送繳資料,由學校自行訂定;其基準應與該級論文水準相當,並經院、所、系、學位學程、組會議通過,送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公告於學校網站校務資訊公開專區。

早市人生 擺攤的日子



國一寒假,爸爸在饒河街一個布行的後頭開店,店面面對的是車水馬龍的八德路。這個店面是向前面布行承租的。


寒假期間,房東好心,免費讓我在饒河街店前的騎樓擺攤。現在也想不透,父母一直希望我們好好讀書,竟然會同意讓我在那裡擺攤。

我擺的攤子是讓人抽紅包(的對賭遊戲)、販賣小玩意等等的小生意。印象中,我只擺白天,晚上房東的門口另外租給夜市攤販。晚上我就去玩具批發行補貨,準備第二天的「生意」。

記得寒假擺了兩個禮拜,淨賺約5、6千元。當時教授的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6000元在1971年算是相當多的營利,尤其是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可是那一次擺攤不愉快的經驗,讓我對做生意賺錢這件事,產生很大的排斥感。

抽紅包的方式是:五毛錢可以抽一次號碼牌,抽中前五十號就可以抽一個紅包。紅包最大獎是五元,還有一些較小的獎項。每次來抽的客人都會問,五元大獎是不是已經被抽走了?

我如果照實回答,剩下的紅包就沒有人要抽,這樣就會損失慘重。很多人為了繼續做生意,只好含糊其詞。我也很快就學會不說謊、也不說實話的話術。

後來在玩具店發現,原來有一類紅包玩具本來就沒有最大獎(五元),但是批發價比較貴一點。想一想,這樣就不需要自己面對困境,好像比較對得起良心。當時每天忙碌到沒時間思考,雖然覺得怪怪的,還是繼續擺完一個寒假。

開學後,慢慢覺得這樣子不是辦法,也慢慢開始厭惡這樣的商業行為。顧客常會問老闆賺多少,讓老闆常常面臨考驗。有人覺得你賺太多,不肯跟你買。有的老闆只好拉高進價,假裝賠本求售。

雖然年紀稍大後,才慢慢領悟到誠實的商業行為,還是慢慢會讓顧客接受。但是國一的我開始覺得,長大以後還是安心待在校園比較穩當,不用費心計較如何跟顧客說話,如何才不會違背自己對真實的認知。

總之,那一個寒假過後,我更覺得老師是一個高尚的工作,之後觀察學校老師時,也多了一份特別的尊崇、欣羨之情。當然,也從此讓我對追逐金錢的生活,產生了有效的阻隔作用。

其實,主要原因是國二第一次月考後,突然發現數學考試之前要做練習。這之前,我雖然每次都考接近滿分,但是考前完全沒有做任何練習題,好像上輩子已經讀過,自然就會、說不出什麼道理。老師問我為什麼平時不做練習,我的反應是「考完才知道要讀什麼」。

知道平時就可以做練習題,就瘋上找各種難題解,也開始什麼都沒放在心上,整天只讀數學的江湖。

不再擺攤還有一個比較現實、市儈的原因,賺的錢全被媽媽保管,一毛錢都沒拿到,連壓歲錢也沒有因為獲利增加,這樣做生意的金錢誘因已經完全不存在。

那一次還做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有一天有顧客告訴我剛走的兩個高中生偷了我攤位上的錢,我馬上拋下攤位,請隔壁賣手帕的朋友阿珍幫我顧店,跑去追小偷。

最後在松山火車站旁的派出所前面抓到他們,我一手抓一個,說要他們進派出所。當時我又矮又瘦,抓著兩個人高馬大的高中生,滿腦子只想我的錢被偷走、很可惡,完全沒有想到可能面臨的危險。還好、可能抓到的地點正好是派出所門口,他們馬上認錯、還錢(我根本不知道偷了多少)、求饒,當下一時心軟就放了他們。

以前的八德路是縱貫線,就是更早的中正路,後來可能因為道路老舊怕污辱蔣家才改名。縱貫線走到火車站就被松山國小的後圍牆擋住,接著左轉到媽祖宮再右轉北上。

當時松山國小後門很熱鬧,派出所正對八德路轉彎路口,派出所左邊就是公車停車場、火車站,右手邊接近媽祖宮的路上還有不少店家,印象深刻的是一家麵店。派出所、公車停車場都已經拆除,松山國小一部分校地也一起變成馬路,讓縱貫線筆直貫通。現在還常夢到火車站旁的小吃攤。

dementia village

楚門世界成真

 https://www.dementiavillage.com/

We are DVA Dementia Village® 

For those who have forgotten who they are. For those who no longer count time. For those to whom love and care is all that matters. DVA Dementia Village® Associates creates custom living environments for seniors with and without dementia. No big anonymous buildings, but instead manageable and pleasant residential areas. Where it is comfortable for everyone to live. Where residents feel safe at home. Where they enjoy living out their final days, connected with family, caregivers, healthcare- and service providers. Where they can enjoy the precious life they were used to and still want to lead.

編輯頁

逐工一幅天文圖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Taiwanese 28. December 2020 本站 ê 介紹

逐工一幅天文圖 

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Taiwanese 28. December 2020 

本站 ê 介紹

 https://apod.tw/about/

有iPod

編輯頁

還沒有自然課前(主要考量語言解讀能力,我到小三學了乘法表才聽懂老師的華語),但是其他課都有在講自然哦,用怎麼去圖書館講方向、坐標等等,只是完全不用專有名詞。

大學以前,我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解數學題目,多數物理都是在算數學題目不小心學的。

小學生的自然,應該多半比較生活化,以後越講越細緻,開始考試、斤斤計較分數以後,多數學生都開始討厭自然🎵

 The End of Rent Control in Cambridge 

編輯頁 

https://www.nber.org/digest/oct12/end-rent-control-cambridge 

In 1995, two months after voters in a state-wide referendum approved the elimination of rent-control policies in communities across Massachusetts, controls on apartment rental prices were almost entirely abolished in the city of Cambridge. In Housing Market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the End of Rent Control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NBER Working Paper No. 18125), authors David Autor, Christopher Palmer, and Parag Pathak estimate that abolishing rent control added about $1.8 billion to the value of Cambridge's housing stock between 1994 and 2004, nearly a quarter of Cambridge's total residential price appreciation in this period. Nearly $1 billion of this increase came from the positive spillover impact of decontrol on the 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properties that were not previously covered by rent control.

 In 1970, the city of Cambridge imposed far-reaching rent controls on residential properties built prior to 1969, placing strict caps on rent-price increases and implementing policies that made it difficult for property owners to remove rent-controlled units from the rental stock. Significantly, residential units built after 1968 and owner-occupied homes were exempt from the new rent-control rules. In all,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city's total residential units were subject to rent control. 

In 1994, opponents of rent-control policies in Massachusetts placed a referendum question on the November general-election ballot that asked voters whether to eliminate rent-control ordinances and laws in cities and towns across the state, including in Cambridge. The state referendum to ban rent controls narrowly passed, by a 51-to-49 percent margin. 

Just prior to the elimination of rent control in 1995, controlled units typically rented at 25 to 40 percent below the prices of nearby uncontrolled units, a clear benefit to tenants in those units. But valuations of rent-controlled uni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n-controlled units, and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ownership investments in rent-controlled units, including maintenance, upkeep and capital improvements, were lower than investments in non-controlled units. 

Immediately following rent decontrol, rents at formerly controlled units in Cambridge increased steeply. Simultaneously, residential turnover rose sharply, with the sharpest increase occurring at decontrolled units as tenants relocated in the face of rising rents. Ove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direct dollar investments in housing units, as measured by building-permit filings, more than doubled on an annual basis.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decontrol on real estate values, the authors exploit a wealth of before-and-after property sales and assessment data from city real estate records, valuation and sales figures, building-permit filings, and U.S. Census data. Because the density of rent-control units varied from neighborhood to neighborhood, the authors are able to track inter-neighborhood and cross-neighborhood changes in housing prices, both within Cambridge and in nearby cities and towns that never had rent controls. 

As theory would predict, the assessed values of previously controlled properties, which generally had lower valuations before the statewide referendum of 1994,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y approximately 18 to 25 percent. More surprisingly, the authors also find a "large and significant" spillover impact from the removal of rent controls onto the valuation of never-controlled properties. Exploiting cross-neighborhood variation in the proximity of never-controlled units to previously controlled units, the authors estimate that decontrol raised the market value of never-controlled units by 12 percent on average between 1994 and 2004. 

Although the value of previously controlled units rose by proportionally more than the value of never-controlled units, the never-controlled units were both more numerous and more desirable than the decontrolled units. Consequently, more than half of the induced rise in residential real estate values -- about $1 billion -- was due to positive spillovers to market value of never-controlled housing units. --Jay Fitzgerald NBER Today Working Paper Figure w30228 Nursing Home Quality Varies between and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apital figure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apital Related PAPERS Housing Market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the End of Rent Control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hrome 譯文 

劍橋租金管制的終結 

1995 年,在全州公民投票中選民批准取消馬薩諸塞州社區的租金控制政策兩個月後,劍橋市幾乎完全取消了對公寓租金價格的控制。在住房市場溢出效應:來自馬薩諸塞州劍橋的租金控制結束的證據(NBER 工作論文第18125 號),作者David Autor、Christopher Palmer和Parag Pathak據估計,在 1994 年至 2004 年間,取消租金管制使劍橋的住房存量價值增加了約 18 億美元,佔這一時期劍橋住宅價格總升值的近四分之一。其中近 10 億美元的增長來自解除控制對以前不受租金控制的住宅物業估值的積極溢出影響。 

1970 年,劍橋市對 1969 年之前建造的住宅物業實施了影響深遠的租金管制,對租金價格漲幅設置了嚴格的上限,並實施了一些政策,使業主難以將租金管制單元從出租庫存中移除。值得注意的是,1968 年之後建造的住宅單元和自住房屋不受新的租金管制規則的約束。總的來說,該市超過三分之一的住宅單元受到租金管制。 

1994 年,馬薩諸塞州租金管制政策的反對者在 11 月的大選投票中提出了一個全民投票問題,詢問選民是否取消全州城鎮(包括劍橋)的租金管制條例和法律。禁止租金管制的州公投以 51% 對 49% 的微弱優勢獲得通過。 

就在 1995 年取消租金管制之前,管制單位的租金通常比附近不受管制單位的價格低 25% 到 40%,這對這些單位的租戶來說是一個明顯的好處。但租金控制單元的估值明顯低於非控制單元,有證據表明,租金控制單元的所有權投資,包括維護、保養和資本改進,低於非控制單元的投資。 

租金解除管制後,劍橋原先受控單位的租金立即急劇上漲。與此同時,住宅成交量大幅上升,其中租金上漲導致租戶搬遷,解除管制單位的成交量增幅最大。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根據建築許可文件的衡量,對住房單元的直接美元投資每年翻一番以上。 

為了估計放鬆管制對房地產價值的影響,作者從城市房地產記錄、估值和銷售數據、建築許可申請和美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利用了大量前後的房地產銷售和評估數據。由於租金控制單元的密度因社區而異,因此作者能夠跟踪劍橋和附近從未實行租金管制的城鎮的社區間和跨社區的房價變化。 

正如理論所預測的那樣,在 1994 年全州公投之前通常估值較低的先前控制的財產的評估價值大幅增加了大約 18% 到 25%。更令人驚訝的是,作者還發現取消租金控制對從未控製過的房產的估值產生了“巨大而顯著”的溢出影響。作者利用從未控制的單元與以前控制的單元之間的跨社區差異,估計在 1994 年至 2004 年間,解除控制使從未控制的單元的市場價值平均提高了 12%。 

儘管以前受控單位的價值按比例增長超過從未受控單位的價值,但從未受控單位的數量比解除控制的單位更多,也更受歡迎。因此,超過一半的住宅房地產價值上漲(約 10 億美元)是由於對從未受控制的住房單元的市場價值產生積極溢出效應。 ——傑·菲茨杰拉德

不過作者忽略一件事,房東根本沒有房貸,房子可能在低價購買、置產多年,因為出售、換屋,在高房價、重稅下困難重重,因為種植因素困窘、逼不得已,只好暫時出租。作者考量的是自己買屋、租屋,自己和自己比較,想像成房東出錢補助房客,實在有點離奇了。

https://house.yahoo.com.tw/租屋買房差多少-專家-房東貼錢讓你用-072755635.html?fbclid=IwAR1b8NhJhupQtZurpL3uQqqpQRKQTDmiL1FLiElLbtqrRE1YxaVMxNBLf-A 

 李昌鵬在《破解黑心話術「購屋超級攻略」》一書中點出自身案例,「大家都知道我是租屋族,我的租屋處在臺北市中山區,算是相當市中心的地段,這邊捷運附近的電梯大樓,每坪售價大約是 90 萬新臺幣左右,以一間不含車位的三房40 坪來算,總價差不多是 3,600 萬上下。」

假設今天作者決定不租了,以3,600 萬的房子來說,分三十年繳房貸(利率以 1.6%來估計),至少先準備約800萬的自備款(含 720 萬頭期款與 72 萬仲介費,再加上其他稅務費用)。並且每個月要支出約 11 萬的房貸(本金加利息)。

但如果今天是用租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以同樣地區三房的租金行情來看,平均租金大概落在 35,000 元至40,000 元左右,以 38,000 元來計算,相較於用「買的」的月支出 11 萬,租屋買屋之間,每個月就相差72,000 元的現金流。而站在房東的角度,為了收租客這筆租金,自己不但先砸了 800 萬現金出去,每個月還得再額外「倒貼 72,000 元」,房東出租這間三房的現金流,完全是「負的」典型的負資產。

李昌鵬以理性的數學計算,租屋不但不是在幫房東繳房貸,實際上還是「房東貼錢讓你使用這間房」!房東這麼做的唯一目的,只是希望透過你的租金稍微補貼一點,讓自己有期待未來房價上漲的機會罷了。

李昌鵬提出正確觀念是,租屋不但不是在幫房東繳房貸,反而是一種低成本的投資,因為我們只需要支付少少的房租,就能一邊存錢、一邊靠投資放大本金、一邊等待空頭期危機入市撿便宜的機會,讓你能保持最大的經濟彈性。

盡信書不如無書

冬季來臨,歐洲面臨能源危機之外,法國核能發電廠更有近半數因維修而停止運轉,讓這個以往的能源大國面臨缺電窘境。

https://www.storm.mg/article/4640860

雞蛋太集中,各種奇怪的意外在所難免。突然需要救援,核電開機時間過長,很難緊急救援。

有一位大師說他看別人的論文,都先看「題目、主題」,看起來有趣才會看「摘要」,還有興趣才會看看「結論」。如果覺得奇怪或有趣!才會自己推導,完全不看論文的內容。

個人常用這個故事提醒學生,論文「題目」要能讓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做什麼,「摘要」一定要完整描述主要的貢獻。大師沒有時間看你寫的廢話,你推導得要死要活,大師可能一看就知道答案,論文內容中規中矩就好,「題目」、「摘要」、「結論」用心寫好最重要。

當然,論文要有創見才有可能在知名期刊發表,有沒有新創結論才是重點,才是對自己負責的重點。

編輯頁

各類學位名稱訂定程序授予要件及代替碩士博士論文認定準則

學位授予法 編輯頁

第 7 條 

大學修讀碩士學位之學生,依法修業期滿,修滿應修學分,符合畢業 條件並提出論文,經碩士學位考試委員會考試通過者,授予碩士學位。   

藝術類、應用科技類或體育運動類碩士班,其學生碩士論文得以作品 、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各該類科之認定基準,由各 校經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   

碩士班屬專業實務者,其學生碩士論文得以專業實務報告代替;專業 實務之認定基準,由各校經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   

前二項之各該類科,得以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技術報告或 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之認定範圍、資料形式、內容項目及其他相 關事項之準則,由主管機關定之。

本法第七條第四項得以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代替碩士論文之認定範圍如下:
一、藝術類:於音樂、戲曲、戲劇、劇場藝術、舞蹈、民俗技藝、音像藝術、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設計及其他藝術領域,其作品連同書面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
二、應用科技類:於生命科學、環境、物理及化學、數學及統計、資訊通訊、工程及工程業、製造、建築及營建、農業、運輸及其他科技領域,有專利、技術移轉或創新之成果;或個案研究獲全國性或國際性技術競賽獎項;或產學合作、技術應用及衍生或改善專案等成果,其成果連同技術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
三、體育運動類:於休閒運動、競技、體育運動領域,本人或其經指定指導之運動員參加重大國內外運動賽會,獲有名次,其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之學理分析具有重要具體之貢獻者;其賽會範圍由主管機關公告。
四、專業實務類:指研究領域或內涵以實務應用為主之類型者。
前項作品、成就證明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採計基準及應送繳資料,由學校自行訂定;其基準應與該級論文水準相當,並經院、所、系、學位學程、組會議通過,送教務相關之校級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公告於學校網站校務資訊公開專區。

還原碩士在職專班的功能與角色 編輯頁

來學校是求學問,不是求學位。學位只是一種文憑,文憑主義盛行下容易把學位和學問混為一談。

美國多數學校,修滿一年課程學分就可以取得碩士學位,有的大家都知道是為外國未來政治領導者開設的學位學程,那是投資未來世界的工程,和一般學位不同。

物理研究博大精深,有一說,拿到博士學位,才剛踏進物理研究的大門。曾聽說有博士資格考沒有通過,學校發了一紙碩士學位打發學生,甚至在學位證明上註記「此人不適合攻讀博士」。雖然朋友言之鑿鑿,但是個人真的沒看過這種所謂的「terminal degree」。

倒是有一位奇怪的研究生學弟,每天在圖書館打工,資格考沒過之後,系上負責督導的教授,約談時表示系上無法提供獎學金、建議他退學、離開學校。該生表示可以工讀,不需要獎學金。教授只好明白表示自己不退學,系上就會主動退學,不讓他繼續修課。

聽說他到處和同學抱怨,學校在他的文憑上做了奇怪的註記。同樣的,個人因為不喜歡這個不專心唸書、整天在圖書館「打工」的學生,感覺他敗壞風紀,雖然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什麼經濟困難,才會有離譜行徑。因此個人沒有聽過他的抱怨,也沒有真的看到註記。

話說美國物理系,收研究生通常一方面需要大學部普物助教、一方面需要更多年輕人投入學術研究,因此會利用獎學金吸引年輕人。由於博士學位只是基本要求,除非學校沒有提供博士學位訓練,通常假設學生會讀完博士,如果有人表面只要唸碩士,被拒絕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的人因為資格考沒過,被授予碩士學位打發走人,有的修完基礎課程就申請碩士文憑後轉學走人,不然多數人不會申請沒有什麼「物理意義」的碩士文憑。

量子物理在發展過程,不少高中物理、數學老師的關鍵發現,扮演重要、無可取代的角色。因此很多大學老師都認為,如何讓高中物理老師願意回大學進修、延續物理研究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值得努力的方向。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就是這樣考量下的產物,讓學校不少同仁願意在吃重的研究工作之餘參與、共同努力。
考量高中老師半工半讀下/原本的教學負擔,為了增加學生加入的誘因,在職專班對學業的要求自然和一般研究生不同。美國許多大學碩士學位的取得並不需要碩士論文,只要修課即可,教育部多年前就已呼應大學比照美國制度改善,同意各大學根據特定領域制定是否需要傳統碩士論文的要求
專班在這樣的變革下,原本就把論文當成一種「特別的報告」,不適用比較嚴格的碩士論文標準。專班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拿到學位後,還能持續和大學維持合作關係,延續學生的研究生命,期望這些隱形的研究力量,能夠為未來的物理革命種下開花結果的種子。
不清楚其他專班的目標,相信和期待高中老師延續研究量能的初衷類似,希望已經就業的朋友也能透過和大學資源合作,保持開發創意、貢獻新創的機會。
雖然立意良善,也可能有 pro 、有 con ,只要大家莫忘初衷,在職專班一樣能對未來的發展種下希望的種子。
期待在職專班還能吸引有心延續自己學術研究動能的學生,也期待畢業的學生能持續和指導教授的研究維持合作,或許你們的「關鍵發現」,也能開啟新世代的物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