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會代表台灣物理界

對教育部教改進行方式的一些建議

教改需要一顆審慎的心

草案,正式文件須等工作小組討論之後方可定稿


教育部為了加強人文教育的養成,試圖大幅減少中小學數學、物理教育的總時數,引起諸多爭議。數學界與物理界對此現象將對台灣下一代所造成的深遠影響相當憂心,這樣的憂慮不只是單存關切這樣的變革將對台灣科學教育與競爭力產生重大的衝擊,更加擔心不完整的數理教育,也會對整個人文與社會科學養成造成重大衝擊。


台灣物理學界有鑒於教改所可能影起的全面衝擊,在物理學會領軍下,對教育部提出以下幾點呼籲與說明,提供國人參考協商:


  1. 舉目所見,皆是物理:物理是大自然的道理、數學是大自然的語言,完整的科學教育是新時代人本教育的基礎,不完整的數學物理基礎教育,將對台灣科學教育與競爭力產生重大的衝擊,更會對整個人文與社會科學養成造成重大衝擊。


  1. 充滿人文關懷的科學人:很多人以為科學人或科技人沒有、或缺乏人文素養的刻板印象是錯誤的,科學的起源是想要了解人與人、人與物,還有物與物之間的因果關聯,不單純只是研究沒有生命的東西。哲學博士訓練的原意是承續人類累積的知識,養成面對未知課題的探索能力,所謂一法通萬法通,自然科學的基礎訓練原本就包含人文科學的訓練,更是先哲留給後人寶貴的知識資產。唯有傳承這些基礎哲學養成訓練,人類對人文的探索才會有真正的未來。


  1. 教改成敗的關鍵在於充分了解學生與老師的腳步:其實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除了要本身的立意正確外,還要考慮學生和老師的接受與跟進的能力,以及教材的成熟度與適用性。以現行高中物理的改革而言,出現的狀況,正足以說明主其事者,理想和實際執行面的落差太大,終致阻難重重,事倍功半。 教育部似乎一直沒有體察到,改革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需要很多時間來讓他施展開來,需要第一線的老師能夠充分了解改革的意涵與實施方法,更需要第一線老師的腳步跟得上。

從上一波九年一貫與高中教科書的變革,我們可以看到主事者,事前在學界的溝通明顯不足、教科書編寫的準備時間不夠,學生、老師對新教材的適應出狀況,在在的顯現這樣的改革腳步太慌亂,準備的時間不夠充足。或許教育部認為自己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與宣導,混亂的結果只顯示這樣子的努力還不夠。

我們希望教育主管單位應該要記取教訓,不要一再重蹈覆策。更何況教育的改革除了部份解放教育自主權的目標,大家沒有太大異見外,很多是很有爭議的。教育部明知路途多險、阻難難免,還要勉而行之,只會將爭議時程後延,讓大家在爭議中內耗,最後教改成效不張,還要冒著鑄成大錯的風險,真的應該三思三思。


  1. 改革不只需要個別領域學者的溝通,更需要跨領域學者的橫向協調,更加需要我們給他多一點時間來反應與溝通協商:教育變革的每一個關節都是環環相扣的。由於數學授課時數的大幅減少,使得物理教學所必備的基礎數學相對欠缺,讓面臨時數減少的物理課程進度更是雪上加霜。最明顯的例子是,現下高中學生因為數學教學總時數減少,以致缺少三角函數的基礎訓練,而三角函數卻是整個物理教育的重要基石與精髓所在。因此數學訓練的缺口,就成為物理教育的大缺口。不完整的數理教育,也將影響應用科學的教育,使得整個自然與人文科學的教育窘境更加顯得缺口處處,難以補漏。因此,談改革不只需要個別領域學者的溝通,更需要跨領域學者的橫向協調,更加需要我們給他多一點時間來反應與溝通協商。


  1. 課程銜接的問題與已知的漏洞應加速補全:教育部在現階段的課程設計與升學考核制度的配合上,出現一個很大的漏洞。很多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結束後就獲得升學機會,致使相當多的學生認為國三和高三課程聊備一格,無心繼續修習,加上課程時間逐年減少的影響,使得升學後產生相當嚴重的銜接問題。這一個問題教育部至今還是提不出合宜的解套之法,更使得教改的成效備受打擊與質疑。

這期間,還由於教育部同步施行升學方式的改革,由於腳步混亂,加上教學內容的更動,使得學生與老師陷於一片動盪與不安之中。由於升學主義後遺症糾纏不去,連家長也加入這一場混戰,使得這幾年間學生真的苦不堪言。不少人在這場混戰中,一味指責學校老師不夠努力、不夠配合、家長思想落伍保守,這不但與事實相去甚遠,更高估了人類的機動性,低估了人類的慣性,更無助於現狀的改善與教改的推動,教改人士與教育部費盡心機的美意大打折扣,令人惋惜。

有關國三高三部份導因於升學制度的缺口,教育部應責成國、高中加強督導,並由高中、大學於學生入學後施行入學考核,作為學生選課輔導評量。未通過評量者,必須選修相關課程後才能進入正常學程選讀。增加課程輔導所需師資員額,教育部必須配合支援。


  1. 以謙卑的心,放慢腳步審慎行之: 越基層的物理越難教,教育改革的問題也更加複雜,越難取得大家的共識。基層教育的改革,牽涉的層面更廣,不確定性也更高,更需要大家謙卑的耐心。 當大家都不確知大船行將航向何方時,我們墾切的希望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革命會有正面成效之前,教育部能緩一下腳步,審慎的走每一步。放慢改革的步伐,讓我們發現犯錯時還能機動調整方向,不至一步錯、步步錯。畢竟,失敗的代價太高,也不應該有任何人宣稱他可以負得起這個失敗的責任。

交大物理所高文芳整編

氦的發現與回收 氦是 1868 年天文學家觀測日食時的太陽光譜線時,意外發現的新元素,以太陽神 Helios 命名為 Helium ,也能突顯氦元素發現的曲折歷史。 氦元素質量比大氣主要氣體分子氮和氧輕很多,只要從石油或岩層溢出,就能輕易的飄到地球大氣層上方。雖然只有少數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