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應變,積極面對轉型所可能造成的失業潮
── 交大同仁能為我們的學生、校友做些甚麼
物理所高文芳
最近8吋晶圓廠是否外移,成為熱門話題。交大由於與園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此不管事情如何發展,都將對交大長遠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交大對於整個事件的後續發展,應該要有全面與整體的評估。更重要的是,學校應該就8吋晶圓廠外移後,所可能造成的失業潮,有所因應與對策。
如果大家不健忘,約10年前台積電的經理克魯斯突兀地向媒體表示,沒有任何產業可以紅過20年,結果讓台積電股價應聲而倒,更牽連所有電子股,讓電子股度過一個寒冷的長冬。其實,今天8吋晶圓議題的發燒,只不過讓我們提早面對電子相關產業轉型,與加入WTO後台灣所必須面對的陣痛期。
然而我們關切的是,我們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應付這個變局?答案其實是否定的。部份半導體代工廠也許認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是這和台灣整體產經結構是否做好了準備是完全不一樣的議題。
老闆,你真的必須裁員嗎
前一陣子,兩家重量級電子資訊相關廠商以驚人的員工比率大量裁員,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包括許多交大校友在內,被裁退的員工一臉驚懼恐慌的鏡頭,有人憤恨不平、有人掩臉痛哭。如果今天我們沒有任何應變之策,那樣的畫面,一定會以更大的規模再度重演。
要知道一份適當的工作,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只是一份薪水的支柱,更是一個人用以肯定自己的重要精神支柱。我在波士頓遊學期間,有一份為了無家可歸的游民勸募避難所的電視文宣,「In Boston, if you have no home, you are nobody.」 意即「在波士頓,如果你無家可歸,你就等於不存在。」這一份文宣,一直令我心底悸動,久久無法自已。一個人沒有居所的第一階段,就是先失去工作,然後就完全失去他自我認同的價值。這不但對當事人是一大打擊,對社會整體的打擊其實更大。這當然舉世皆然,與是不是住在波士頓無關。
當我看到園區廠商以近乎暴力的方式裁退員工,只評估自己公司的發展與存亡,完全無視這樣無預警的裁員對員工與社會所將造成的衝擊,我又看到心中無限的痛。其實讓我更心痛的是,交大校友一向重視對校友的福祉,然而這波裁員事件中,卻讓我們看到校友裁退校友的痛楚,這其中的緣由與難處,真值得我們細細思量。
8吋晶圓廠外移,12吋晶圓技術還有待提昇之際,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的我們,雖然可以預知轉型在即,卻看不出任何確實可行的方向,與可能的替代產業。在此同時,我們也預見電子產業會發生所謂的粽子效應,連相關的製程設計、封裝、測試全都要外移。這期間我聽到相關關聯廠商的疑慮,又礙於與IC代工廠的利害關係,不敢正面發聲,使得正反兩方的聲音無法全面體現,使我對後續的發展更不樂觀。總之,不管正反兩方如何據理力爭,如何僵持不下,接下來,也遲早要來,因應轉型而產生的失業潮,卻是我們所必須共同面對的。
我們可以做點甚麼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波因應經濟不景氣的裁員風波中,台積電並沒有進行實質跟進。但是根據我詢問他們的工程師,得到的卻是更驚人的訊息。他們讓部份員工支領底薪,卻減少上線的工作時間,以這種方式進行實質裁員。不過事實上,台積電的做法比較接近人性。一份工作除了薪水的表面意義外,給員工更多的是自我價值的肯定,相較於其他廠商近乎暴力的做法,應該更值得我們予以肯定。〔對於一再使用暴力這個字眼,個人表示歉意,但是我還是要用。〕
然而,無所是事的員工缺乏進修管道,卻是我們必須正視,也是交大所有同仁責無旁貸的議題。我在美國求學期間,發現很多美國人一失業,多半會正視轉型的壓力,回到學校重新學習新的專長,準備重新出發。然而台灣卻欠缺相關機制,徒然放任大批真性、假性失業人潮,在街頭游牧。
幾經細思,我想我們可以做幾件事來共同面對這個遲早要來的變局。首先是結合所有校友,當他們的公司有意裁員時,應該與公司協商比照前述台積的溫和做法,不要正面辭退員工,並與學校積極展開三方協商,由交大提供轉型教育,為廠商儲備轉型所需人力資源。
由於園區員工多數來自交大,因此園區勞資的共榮共存,與交大長遠的發展密不可分,站在高等教育第一線的我們有義務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師資員額為轉型準備加溫、鬆綁相關法令,積極鼓勵所有同仁犧牲一點研究時間投入轉型教育,同時與校友一起努力讓廠商了解這樣的努力對廠商長遠的發展才是最大的利基,期許大家一起來共同面對這個變局。畢竟,轉不過去,大家的日子都將黯淡無光。
我已經和教務長談過相關事宜,也和教師會唐會長交換過幾次意見,我也知道大家多半緊繃發條,長期努力研究教學工作。但是仍然希望透過這篇短文,呼籲所有同仁重視WTO所可能引發的效應,在轉型期間,除了兼顧自己的研究工作外,也能花點心思想想自己能多做點甚麼。就在我和當時代教務長的蔡副校長談完後,我就聽到教育電台公佈教育部為了第二專長教育增撥員額給大學。我想,轉型之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也許不用走得那麼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