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素養

會不會吃這個也氧,吃那個也氧
99課綱上路前後,很多大學已經被教育部騷擾,要求每一個課程都要點選是什麼素養,仔細看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選項,說是也不是,說不是也是,大家一頭霧水也罵聲連連,給他亂點一通。
後來課綱開始往素養走,很多年前有一次被找去做諮詢,他們要求我幫忙看高中物理的素養項目是否合理,我把大家的抱怨唸一遍。有趣的是,會議中有位台大師培還是教育學程的老師,問他們素養的英文到底是 competence 還是 literacy ?計畫主持人居然說他們還不確定,但是傾向使用 literacy. 我開玩笑的說,這兩個英文字,我都是先學「反義字」,才知道有「正」面的字。
原來「素養」的前身是「能力指標」。所有國中小的老師都非常熟悉,以前褚教授負責高中物理課綱編寫時,也負責統整所有自然科的能力指標。要交稿前,我受命看一下國中小的報告,看看哪裡是不是有寫錯。
因為一下子看不完,改了不少錯別字,所以帶回家改。我也順便看一下其他科目和物理相關的部分,意外發現錯別字不少。我家老闆雖然不是學自然的,也幫忙看其他科目,找到更多錯別字。
老闆很生氣的說,你們開幾次會就要決定我們的小孩子以後要讀什麼書??
我只能回答,我不清楚他們開幾次會,我只是負責諮詢、校「最後一次」稿。而且中小學老師都清楚能力指標只是參考指標,不會強要學生照表操課。實際的教學現場也是如此,新竹附近的幾所學校,老師都會開學年會議,自己排定年度教學計畫,配合多數學生的需要教學。
能力指標就像一般人都能七坐八爬,然而有點變化不足為奇,父母可以留意,但是不需過度焦慮,遲緩太久才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尋求協助。
現在把能力指標改成素養,只是強調教學要「生活化」,盡可能避免教學和生活脫節。只是這些「讀書人」喜歡把「簡單的事」說成「很有文化」的樣子,搞得大家雞飛狗跳。
我們做研究,認識大自然的運作法則,目的還是要回答「人和生命存在的意義」。改善人類的生活、追求永續的生活,只是一個過程。教學的目的當然就是要大家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但是希望所有人都能謙虛的認識、面對人類的「無知」。我們對大自然認識非常粗淺,我們對「生命」的了解非常少,我們其實不知道應該如何教我們的下一代。而且事實證明,我們過去四百年來都在教我們的小孩「錯誤」的資訊,還把小孩教成「固執、傲慢、可笑」的大人。只有認知我們的無力,教學才會有意義和價值。事實也證明我們能從過去的錯誤學會自我矯正,學會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學會「正確」的進化,即使非常緩慢,也常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管「能力指標」還是「素養」,都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對所有事物都保持「好奇心」,對所有生命都有「愛心」,不要固執,不要傲慢,不要只會講一堆對事情沒有幫助的「氣話」。

氦的發現與回收 氦是 1868 年天文學家觀測日食時的太陽光譜線時,意外發現的新元素,以太陽神 Helios 命名為 Helium ,也能突顯氦元素發現的曲折歷史。 氦元素質量比大氣主要氣體分子氮和氧輕很多,只要從石油或岩層溢出,就能輕易的飄到地球大氣層上方。雖然只有少數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