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充滿活力的學術界  編輯頁

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 

愛因斯坦博士論文,正文只有17頁、兩位指導、鑑定(begutachtet)(von den herren/ from the gentleman) 教授列印在第一頁證書頁(類似Dissertation Acceptance Certificate)、接著一頁寫獻給好友「MEINEM FREUNDE (好友)HERRN (先生)  DR. MARCEL GROSSMANN (他的數學家同學、好友)  GEWIDMET(獻給)」、沒有論文審查委員簽名頁。印象中歐洲,至少早期,沒有口試,但是有的學校要求要有兩位教授認可博士論文的內容可以授予學位。

證書頁

Begutachtet von den Herren Prof. Dr. A. Kleiner
and
Prof. Dr. H. Burkhardt

buchdruckkerei (printing) K.J. Wyss 
1905

致謝頁

MEINEM FREUNDE HERRN  DR. MARCEL GROSSMANN GEWIDMET

每個國家、每個學校、每個系對論文要求都不同,很多學術界,認定指導博士論文的師生關係是師徒制,指導教授有絕對權威,可以(口頭)抵免任何系內規的畢業規定,更常見口試時老闆越位,幫徒弟和口試委員激烈雄辯,甚至動怒、怒斥出言不遜口試委員。

不暸解學術界多元生態的人,才會以為世界的論文都應該長得一模一樣。

有次和朋友提起博士論文的內容已經發表,動手寫博士論文時才發現怎麼寫都很短,一定要寫的怎麼加都只有20幾頁,用多行模式、增加不是正文的感謝等等,勉強弄成48頁(Weak radiative baryon decays of the skyrme model)。老闆卻說沒關係,「quality matters」。

朋友一聽就提起,他在柏克萊數學系發現過只有一頁的博士論文,內容只有「I prove xxxx theorem.」之類的一兩行句子。雖然無從查證,但是論文比我短的論文應該滿街都是。

也是後來看到別人的學位不是Ph.D.,才發覺不是所有理學院文憑都是給Ph.D. ,只能說學術界很多元,千萬不要以為世界只有一種人、論文格式只有一種。

By the way, 有一篇評論論文,只有兩行,指出一個奇妙的巧合,雖然沒有任何任何論述,還是能夠發表。就好像「你做了什麼鳥事,我覺得你很奇怪!」因為實在很有趣,也說不定暗藏玄機,也能發表!

這個世界真是無奇不有。

https://journals.aps.org/pr/abstract/10.1103/PhysRev.82.554.2

Physical Review letter to the editor
The current mass ratio of proton to electron is, however, 1836.152 673 43(11). It is roughly 6 pi^5/ erf(3.0252831).
  
Early publications of Einstein  這裡有愛因斯坦改變世界的論文,citation 的數目。可以對比一下,citation 真能代表什麼嗎?

多數物理學家已經把相對論當成理所當然,相對論也公認是愛因斯坦的發明,不需要再引述相對論原始的論文,因為大家都知道的事,不需要再詳細贅述。事實上,多數物理學家的相對論都是從後生晚輩寫的教科書學習,很少人直接讀愛因斯坦原始的論文,不管是德文原著還是英譯版本。

制度是人設的,當然可以改變

我剛回國教書,發現教育部、學校對老師管太多、對學生太雞婆、制度太僵化,因此花很多力氣對抗。廢除退學制度、分數可以改成「通過與不通過」、(期望)修課成績可以永久保持「Incomplete 」直到學生「考過或交報告」。這些作法都是我在美國看到的人性制度,期望台灣的教育制度也能人性一點。

美國物理系希望收的學生都是要讀博士的學生,如果申請時就明說只要讀碩士,應該不會被接受。倒是,有的學生資格考過不了就會被要求離開,這時修足學分,也有可能被授予碩士學位。不過,有的學生想要在修過必要學分、通過資格考後拿個碩士文憑,也可以申請一份碩士畢業證書,不需要再繳交碩士論文。

有一個外籍學生I,除了和我們一樣拿獎學金、做一點助教工作之外,每天都在圖書館工讀,最後資格考沒過,系上負責輔導學生的教授找他談了好幾次,先是說系上要停止獎助學金,希望他自己離開,I 表示可以自己工讀、不肯離開,教授只好明說系上認為他不適合讀物理,嚕了半天最後只能硬起來強制退學。有人說系上給他一個碩士學位,但是是 terminal degree,聽說上面寫明他不適合博士學程、被碩士、建議其他學校不要收等等。我是沒看過這種文憑,聽學弟講得繪聲繪影,還是難以置信。

不過 I 後來還是跑到Florida 讀博士,也許學乖了,專心讀,後來看到期刊論文才知道他在做弦論。也許是同名同姓,我也不是很確定。總之,世界各國、不同系的學位模式,應該也是很多元。

還有,我口試結束,走出教室等待老闆討論是否通過時,系上大秘書已經等在門口,看到我就說:Congratulation, Dr. Kao. 我馬上說:not yet, still pending. 大秘書笑著說:celebration party is ready. 要我等老闆出來就馬上過去。系上每個博士都要開香檳,瓶蓋敲到天花板的位置,要留下自己的簽名留念。

老闆出來和我握手、道賀後,馬上跟我說:口試完直到我九月去當博士後期間,他應該付我博士後薪水,但是他的研究經費拮据,這段期間只能給我和以前一樣的博士研究獎金,希望我聊解。

這時我才知道,口試結束我就是博士,不用等正式學位授予。我在哈佛的同學也說,口試一完,馬上就調薪。即使我知道的狀況是如此,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每一個學校、系所都這樣,畢竟學術界奇怪現象實在太多,不懂當成光怪陸離只會被人家笑井底之蛙。

有些人視界有限,把自己知道的「正常或不正常的制度」當成理所當然,即使出了國門、見識什麼是文化衝擊,眼界還是沒什麼長進。

為了學校能夠更人性一點,我得罪了很多「衛道之士」,除了唇槍舌戰、制度還曾反反覆覆,例如退學制度,好不容易改回人性化制度,幾年後又被翻盤。但是這些付出,至少讓某些人在掙扎中看到有人有不同看法。

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要有改變的心,遲早會走得更穩健。

Feynman inspire Feynman 在Cornell 時每年發表論文數大約 2-3篇,只是篇篇擲地有聲

Julian Schwinger Inspire Schwinger 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也是差不多,一樣擲地有聲。

發想、證明、寫作,都需要時間,一個學者一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如果超過12篇,已經某種程度反映他可能沒有時間細讀「自己」的論文,有的學者合作者眾,論文數量驚人,只是代表自己不負責任,合作者、博士後或學生是否造假,無暇詳細驗證。以致沒事搶功,說論文自己的貢獻最大,出事了就推拖拉,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只要自己是掌權的學閥,就不怕狼狽為奸的同溫層窩裡反,不管出什麼事都有金鐘罩、鐵布衫護體,可以無事脫身。

出事時自保也就算了,這群學閥還會陷害忠良、黨同伐異、私設東廠、殘害異己,讓自己獨霸國家資源、結黨營私。

世界各國都有學閥,台灣可能更嚴重,學閥還自以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在學界集群結黨、拉幫結派、四處作亂,到處丟人現眼、危害學術界。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高文芳的物理🐶宇宙樂園🐶

publications

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