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在大學教書發現多數學生如下的邏輯與科學素養沒有提升過,反而有下降的現象:
1. 連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s)是什麼?包含那些步驟都不知道。
2. 永遠搞不清楚假設(assumption)、預測(prediction)、假說(hypothesis)、臆測(speculation)、猜想(guess)和期望(expectation)的差異。而且經常把猜想當假說,把不可測的願望當目標。
3. 分不清楚問題類型,也就是7個W1個H (who、what、when、where、which、whether、why、how),因此從來就不知道每一個問題類型需要什麼樣的答案來回應。
5. 把"查資料"當成"找標準答案",而不是"釐清疑問與聚焦",只要沒有找到一模一樣的東西,或吻合心中想像的說詞,就兩手一攤說"我找不到"。
6. 沒有資訊識讀的能力,因此會把很重要的東西丟在一邊,但去相信一些荒誕的無稽之談。
7. 因為(5)與(6),所以對專業人士的觀點與經驗渾然不知不覺,以致於使用腦中的知識碎片拼成一個想像,再使用一股天真說服自己"那是正確與可行的"。
8. 又因為(5)到(7),所以缺乏問題意識,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這樣做?為何要問那個問題。
9. 習慣先射箭再畫靶,先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再假裝問問題,然後假裝自己知道了,假裝自己會了懂了,晉升為好學生了。
11. 腦海中只有"A對B的影響"這種命題,而沒有網絡(network)、機制(mechanism)、條件(criteria)、取捨(trade-off)等概念。
13. 經常錯誤類比,但能類比的事物又不知可類比。
14. 從小朗朗上口控制變因,但實務上連那些是變因都搞不清楚。
15. 無法區分工具(tool)、策略(strategy)、方法(methodology)與操作流程(protocol)。
16. 也無法分辨指標(index)、預測[器](predictor)、參數(parameter)、訊息(information)、數據(data)等等。更別說量化與質化的差別,連續性與不連續性數值的差別。
17. 因為不知道知識生產的過程與辛苦,因此對於無法馬上有答案的、複雜的、未知的、需要投入時間的事情都沒有耐性。
19. 對很多事情都無感,很害怕,不敢嘗試,卻又經常做一些很魯莽的鳥事。
真心覺得累,真的很難教。但是當老師要教的時候,又會有一堆人碎嘴說小孩會很辛苦,他才幾歲,不要為難他。所以整個社會就有一堆笨蛋大人。